Wednesday, 31 December 2014

加油,亚航!

知道印尼亚航飞往狮城的班机出事后,我的心情一直很沉重。

虽然亚航是以空中巴士的形式来运作,虽然很多的高官显爵或许都鄙视她,但亚航的出现无可否认地掀起一股飞行热潮。

亚航刚在航空界起步时,最脍炙人口的口号就是:现在每个人都可飞行(Now Everyone Can Fly)。

后来我们发现她真的不只是耍嘴皮子而已。

她在航空界的兴起,的确圆了无数人的飞行梦,造就了很多人的旅程。

我记得自己刚飘洋过海,在异乡深造的那几年,全马只有一家航空公司。机票的价格很吓人。如果不是为了深造,我恐怕也没有机会搭飞机。即使持着学生卡,很多时候机票还是昂贵的。而且如果使用学生卡,进了机场未必能上机。所以我们这些东马学生在机场过夜的经验值其实不输给背包客,哈哈。

我在西马的大学同窗都很羡慕我们东马人,因为在他们当中没有几个搭过飞机的。但其实我更羡慕他们,不用烦恼昂贵的机票费用,每逢农历新年一定可以回家(团圆与否,对我们东马学生而言,很多时候真的要由机票价格决定)。

每次到了假期,大学宿舍就有一种现象:绝大部分的人都离开了,就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学生。那些学生当中,十个里面九个是东马人。

我们不是不想家,而是经济能力实在有限。为了不增加家中父母的负担,只能自己细细地品尝思乡之苦。

这一家打着鸣响口号、带着日出之国的鲜红的廉价航空公司,就像一道曙光,为飘洋过海的莘莘学子带来了希望。虽然后来很多人对她开始了一些附带条件、额外行李收费等有异议,其忠实粉丝却很明显陆续地增加。我想在物价百涨的社会里,这是见仁见智的事。

我们祈求遇难者的家属的心情得以平抚、早日从伤痛中走出,我们也期待亚航能以坚强的姿态重新出发。


肩并肩,向航空界悲伤的一年说再见(再也不见),我们一起迈向2015


人间烟火

201.    曾经有人建议大家不要再浏览面书,因为很多时候你看到的只是假象,只是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。特别是当面书友将旅游、聚餐与欢乐美好时光的相片一一上载,让观赏的人很是羡慕嫉妒。但是我想,该不该做一件事,不是别人说了就算。就看你怎么去看待那件事而已。

202.    对我而言,分享是很重要的。它是人生旅程的一部分,也可让我们的脚步轻盈一些。就好像前一阵子很想出走却又跑不开的我,透过一位背包客的文字和照片,与她“走了”印度和巴基斯坦六十三天。是的,你可以嫉妒这样的一位背包客,我却认为自己赚到了!

203.    我不是在鼓吹不顾一切、抛弃全部去流浪的生活方式。我明白我们总有跑不开的理由,我们的肩膀都有要扛的责任。但我也明白我们都有该守护的东西。

204.    这些年的出走我都在“游山玩水”,除了爬山徒步就没有别的。而上一次带母亲一起旅行已是很久前的事了。那一年在香港南丫岛,我们一起吹着海风、在阳光底下曝晒。我记得那时候母亲的头发还是乌黑的。这一次在北海道札幌,我才发现母亲的头发像窗外飘着的雪花,已经发白。

205.    时光真的是以一种飞行的速度在流逝着。

206.    以这样的眼光去看,我们就不难找到一个比一直留在原地守住更好的出走理由。

207.    回来以后我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了相片处理,与面书友们分享了日本的秋冬之行。我不是在炫耀我的旅程(其实也没得好炫耀,因为我的旅程总与豪华这个词沾不上边)。纯粹只是想与朋友分享生命中美好的时刻和感动,希望它也能成为疲惫人的一股力量,帮助我们继续奔跑前面的路。

208.    后来我对妮娜说,这是我在日本之行后的看见。如果一年只能出走两回,我想将其中一趟留给母亲。提到桑托里尼,妮娜说不行,这一个地方我们一定要一起去。

209.    呵呵,我明白。我对她说。我真的明白。人世间还有什么比坐着、边喝着咖啡红茶,边与所爱的家人密友欣赏爱琴海的夕阳更为美好的事?这些事光靠想象就已经很幸福了。我从来没想过要带母亲到那个遥远的国度,直到北海道札幌的雪花飘下的那一刻,我仿佛忽然从睡梦中醒过来。

210.    所以我也想带母亲去看看爱琴海的蓝,我对妮娜说,也对自己说。

211.    2014,蒙神保守、满满祝福、无限感恩、丰盛的一年。拥抱过尼泊尔的山、亲吻过北海道的雪、一间但愿能给读者带来帮助的《幸福专卖店》、不断地在文字里翱翔、学习用镜头看世界,然后重回到服事岗位…… 最重要的是我依旧是天父的孩子。这个身份不会变。

212.    迈开脚步踏入2015。前方的路就好像一趟又一趟的旅程,或崎岖或平坦,或高山或低谷。只要心中有爱,没有到不了的地方。

213.    新年蒙恩。


Tuesday, 23 December 2014

用镜头看世界:再谈后期制作

我想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:看戏时,戏里总会有这样的一个角色。即不是主角,角色却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在前几期的一篇文章里,我曾讨论过后期制作在摄影界所扮演的角色:那个不是最主要,却举足轻重的角色。就好像戏里的那个角色,让观众对整部戏有很不同的体会。

当然,你要明白后期制作只是为了让相片看起来更好,而非为了让相片来个大翻身。如果你本身不对机身设定和拍摄技巧下功夫,只是想藉着后期制作这一环提升你的相片素质,那么结果还是会让你失望。

这一次的日本之行,因为记忆卡的容量有限,也为了加速我后来相片处理的过程,大多的相片我只用Jpg格式,但其中有几张我换回了RAW格式来拍摄。

接下来的一些相片,我将它们放在一起,方便作比较。

[A] mode, 1/4 sec, f/5.6, ISO 100, Metering: Spot, WB: Auto1, Picture control: Landscape

我移了一些Curve, 加深了反差,就将那时映入眼帘的飞行之画面还原了。隔着窗户,加上机身和镜头的限制,很多时候你就是无法完全拍下你的肉眼所看见的。后期制作在这种时候犹如荒漠甘泉。

[A] mode, 1/50 sec, f/5.6, ISO 100, Metering: Matrix, WB: Auto1, Picture control: Landscape

这张相片的后期制作我只加深了反差,别的一概保留,所以没有太大的分别。

[A] mode, 1/125 sec, f/5, ISO 100, +0.3EV, Metering: Matrix, WB: Auto1, Picture control: Landscape

曝光偏差或调整是在拍摄前设定的,因为一般的相机都会认为所有的物体都应该在灰色地带之中,拍摄时会自动帮忙调整。所以在拍摄白茫茫的雪花时,你的雪花可能会比眼睛所看到的更灰一些。这张相片即使我调整了曝光,效果看起来还是不太好。所以在后期制作我只能再调高一些曝光值,为了让整体效果看起来比较“冬天”,我又加了一个冷色的滤色镜(暂时还没有购买滤色镜的预算,哈哈)。

[A] mode, 1/320 sec, f/6.3, ISO 200, Metering: Matrix, WB: Auto1, Picture control: Vivid

这一张我也移了一些Curve(我是在近期才开始使用Curve的功能),加深反差,使整体看起来即立体又梦幻。当然我还剪掉了底部的一些蓝色瓦片。

[A] mode, 1/40 sec, f/6.3, ISO 200, -0.3EV, Metering: Matrix, WB: Auto1, Picture control: Landscape

这张作品是在早晨拍摄的。虽然阳光还不是很猛,但周围的光线很强,拍出来的效果太亮,那叶子和茎无法彰显我想要的绿,花也不是所看到的那么紫(我承认自己的摄影技术有待改进)。本来打算放弃这图片,但最后想想还是尝试一些后期制作再决定。所以这张图片作了比较多的修改。先将周围的一些空间剪去,特别是左上角的白色背景和下边多余的叶子和茎,然后移了Curve,加深一些反差,最后就是增加绿色和紫色的色度。而最后一个步骤让我改变了放弃此图片的决定。修改后的效果就不错,至少我想要的都有了。
[A] mode, 1/100 sec, f/6.3, ISO 500, Metering: Matrix, WB: Auto1, Picture control: Vivid

《蓝蝴蝶》。阿佐ケ谷的居民种了很多这类花,有着不同的颜色。但是我对这张情有独钟。让小马看这作品时,她问:花本身的边缘有荧光? 我对她说:不是荧光,应该是蓝色在白色的衬托下才有这样的效果。这张图片我只加深反差,基本上差别不大,但是蓝边缘就更加清晰美丽,带出我要的效果。

[A] mode, 1/100 sec, f/6.3, ISO 100, Metering: Matrix, WB: Auto1, Picture control: Standard

这是在井の頭恩赐公园拍摄的相片中,我很喜欢的其中一张。我想带出的是秋之萧瑟的意境。所以除了增加一些反差之外,我用了褐色Sepia的滤色镜。然后在一片萧瑟之中,再增加了左边那两棵树的红和黄的色度,使整张相片看起来除了萧瑟,也能划出秋意之美。

想要带出图片不一样的意境,滤色镜的功不可没。对我而言,Sepia或褐色的滤色镜很适合用来衬托出离别情愁或萧瑟之意。或许你会问为何不用黑白呢?当然可以啊,这种事没有所谓的对错。黑白对我来说常常都是带出悠久历史的意境,所以这两张我不用黑白,如此而已。

[A] mode, 1/15 sec, f/5.6, ISO 200, Metering: Matrix, WB: Auto1, Picture control: Portrait

[A] mode, 1/100 sec, f/5.6, ISO 100, +0.3EV, Metering: Matrix, WB: Auto1, Picture control: Portrait